山东工业技师学院:坚定信心 坚守特色 努力实现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

··

  大众网·海报新闻记者 杨涛 报道

  2021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《关于深化技工院校改革 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意见》,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心,也为“十四五”期间技工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,我们应当认真贯彻落实《意见》,明确办学定位,突出办学特色,发挥办学优势,展示新作为,彰显新担当,做出新贡献。

  一、充分认识技工教育地位作用,增强办好技工学校的信心决心

  技工教育作为技术工人、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类型,主动服务于国家战略、服务于经济发展、服务于就业创业,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,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。

  (一)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技工教育

 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,国家就高度重视技工教育,将技术工人培养作为“一五“计划的重要支撑。改革开放以来,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发展技工教育,对技术工人、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一如既往的关怀。“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、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”“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,我们的人才基础应该是技工”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、技能报国之路,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”……这些重要论述为技能人才、技工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。

  (二)技工教育发展环境逐步改善

  当前,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,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发展格局正在加快构建,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,党和国家不断加强顶层设计,着力推进技能人才培养和技工教育事业快速发展。

  为落实“大力发展技工教育”的重要指示,国家、省市先后出台提高技术工人待遇、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、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、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等方面的政策措施,进一步激励广大青年学子走技能成才、技能报国之路。技工学校毕业生待遇进一步明确,全日制技工院校中级工班、高级工班、预备技师(技师)班毕业生分别参照中专、大专、本科学历,在参加公务员招录、企业事业单位招聘以及确定工资薪酬、职称评定、职位晋升等方面享受相关待遇,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技工院校毕业生的“学历”焦虑。

  (三)经济建设需要技工教育

 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“加强创新型、应用型、技能型人才培养,实施知识更新工程、技能提升行动,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”的明确要求。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离不开高技能人才队伍,技工教育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骨干力量,具有“专业化、规模化”培养技能人才的优势,在国家未来发展中作用重大。从实践来看亦是如此。山东工业技师学院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,为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的技能人才,培养了世赛冠军袁强等大国工匠。在新冠疫情期间勇挑重担,担当作为,服务企业,展现了技工院校在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方面的绝对实力。今后,应当坚守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学制教育主阵地和技能人才培训主战场,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。

  (四)企业需要高素质技术工人

  技工教育从概念界定到理念坚持,根本就是技能人才培养,其专业设置对标国家职业资格标准,培养计划和工学交替、顶岗实习等更加贴近社会、企业岗位实际需求。2020年,面对复工复产难的问题,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累计派出4429名师生,赴海信、潍柴等92家公司助力复工复产;2021年,安排2000余人次学生进企生产实习,缓解企业的用工压力,受到企业一致好评。社会和企业已经从注重学历文凭向注重技术技能转变,“用工荒”变为“技能荒”。技能水平高的人,才是企业实际工作中适用和急需的人才。这更加坚定我们办好技工教育信心决心,要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和适用性,培养更多“用得上、留得住、有贡献”的技能人才,为企业发展增值赋能。

  (五)青年学子渴望技能成才

  技工教育,技能成才,改变了很多青年人的命运,为他们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了条件。在参加的五届世界技能大赛中,我国60%以上的获奖选手来自技工院校;在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上,47%的参赛选手来自技工院校,近60%的金牌选手来自技工院校;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学生近五年来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786人次。这些获奖选手受到社会和企业的追捧,成为青年中的佼佼者。技工教育让一个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实现技能成才的梦想。

 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,国家需要技工教育,社会需要技工教育,企业需要技工教育,人民需要技工教育。技工教育在培养技能人才、产业工人、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办好技工教育,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,是经济社会和企业进步的需要,是家长和学生的期盼。

  二、凝聚共识,明确方向,坚守技工教育的特色优势

  技工院校在党的全面领导下,承担着“立德树人”的根本任务,肩负着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时代使命。技工教育在发展、壮大到辉煌的历史进程中,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独特优势,需要我们继续加以坚持。

  (一)要坚持以服务技能人才成长、服务就业为导向

  当前很多职业院校把学生升学作为主要任务,片面地把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,而技工院校是以服务技能人才成长为目标,以技能提升为特色,专业培养技术工人、产业工人,不排斥学历,但不依附于学历,真正实现“校企双制、工学一体”的人才培养模式,坚持开门办学,直面社会、行业、产业、企业,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、技能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断提高,教会更多学子“安身立命”之本领,鼓励学生面向就业、高质量就业,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检验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标准。

  (二)要坚持不断深化校企合作

  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基本的办学制度,也是技工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。近年来,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始终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使命担当,将“产教融合,校企合作”作为促进院校内涵发展、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、激发技工教育办学活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为企业搭建了“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”“潍坊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”“GF加工方案山东应用技术展示中心”等多个资源开放共享、信息互融共通、合作互利共赢的公共服务平台,联合57家企业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,共同打造“校企命运共同体”。下一步,要坚持共建、共享、共用、共赢的理念,充分发挥院校聚合资源的能力优势,把平台建设成为要素整合者、市场开拓者、创新推动者,集产学研、科技创新、人才聚集、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培训于一体,为社会、企业发展再添新动能。要优化“企中校”,扩大“校中企”,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的广度,挖掘合作的深度,将校企合作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方位和全过程。

  (三)要坚持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培养并重

  坚持立德树人,注重能力与素质培养并重,改革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教学。在理论教学、实训实践、工学交替、顶岗实习等各个环节,不断融入企业文化、管理理念、团队意识等职业素养内容,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、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,逐步增强学生自身责任感和职业适应性,在心理上、技能上和价值观、适应性上促进学生毕业与就业、校园与企业的无缝衔接,为社会和企业发展培养更多满意的、与岗位需求“零距离”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
  三、克服困难,补齐短板,创新发展

  要创新招生模式。稳定办学规模,是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。在传统的定向班、媒体宣传等招生模式的基础上,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创新招生模式充分依托上级主管部门的职能优势,集中举办技工院校招生宣传活动,充分利用街道社区等劳动保障平台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做好招生。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,争取支持,纳入职业院校招生平台。积极与技工教育欠发达地区对接,签订战略协议,既解决院校招生问题,又推动地区经济发展。同时扩大非全日制招生和技能培训。积极参与新型学徒制,为企业提供全方位、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服务。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深化教学改革。树牢“工作即学习、学习即工作”的理念,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、工作过程为导向,把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为一体,全面推进一体化人才培养。实现课程与企业用人要求的对接。持续改进评价机制,鼓励教师采用自主化、多元化授课方式,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
  新时代技能人才培养事关经济社会发展,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,技工教育事业使命光荣,任重道远。我们要增强自身的底气、骨气、志气,勇担责任使命,走出自己的路,培育出更多符合社会要求的技能劳动者,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服务,为中国制造、中国创造提供技能人才支撑。

责编:刘佳琦
网友评论
全部评论
查看更多评论
海报热榜
热门推荐

Copyright © 1998-2024 DazhongMedia.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    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  版权所有  加入我们  鲁ICP备09023866号